脆皮豬是一種隱藏在市集的小吃,尤其現在市面上兩款大推的脆皮豬,分別是「有利脆皮豬」和「踏輕脆皮豬」,心裡真的超級期待!聽說這兩款都是目前大家爭相推薦的美食,而我,小玉,終於也有機會來親自品嚐了。每次看到網上的食評,我總是會好奇地想:這到底是什麼味道,能讓大家這麼瘋狂呢?

踏輕脆皮豬,這名稱就感覺很現代、很特別,讓我好奇它會帶來什麼不同的驚喜。而
有利脆皮豬,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傳統的味道,讓我想起小時候與家人聚餐時的溫馨時光。

總之,我真的超級興奮!不知道這兩款到底哪一個會更加打動我的味蕾呢?接下來的試吃之旅,我會用最真實的感受,告訴大家我的心得哦~期待我的分享,也期待這場味覺的盛宴!

什麼脆皮豬呢?

脆皮豬如何烤出絕佳的脆皮,坊間真的有各式各樣的說法,而大廚們大多也有著自己的獨門配方和烹調心法。不變的目標就是:如何讓豬皮的水分減到最低,確保膠原蛋白轉化且脂肪能適度流出,同時確保豬肉質地鮮嫩多汁。脆皮豬絕對是眾人的心頭好,每個人都期待那脆皮在咬下的瞬間,能發出令人滿足的咔嗞聲。

適量的鹽巴塗抹在豬皮上,的確可以幫助豬皮除去多餘的水分;而在豬皮上刻上刀痕,則可以促使水分和脂肪在烤制時更容易流出。有趣的古老技巧就是在脆皮豬上淋上些許的蒸餾水果酒(schnapps),據說其中的酒精成分有助於分解脂肪。

當脆皮豬烤制進入尾聲,真正決定其脆皮完美與否的,其實就是豬皮中所殘留的水分。這些微小的水分會停留在皮的表層,當水分開始蒸發時,便會形成那令人垂涎的小泡泡狀。要達到最佳的效果,建議利用已預熱的烤箱(180~200℃〔356~392℉〕)或僅用上層烤熱源,以輻射熱的方式均勻加熱豬皮。放置脆皮豬的時候,要確保其表面平坦,以確保受熱均勻,烤出的豬皮就會相當酥脆。

踏輕脆皮豬的試吃報告

有誰跟我一樣,吃肉是日常的小確幸嗎? 我不只是個肉食愛好者,我的舌頭還特別挑剔呢,吃肉的標準自然不能太低,不好吃的真的不想碰啊~

看韓劇的時候,那畫面上脆皮豬五花在烤盤上的滋滋聲總是讓人超級心動,但我更喜歡在家舒適的沙發上,邊吃飯邊看劇,這樣的吃飯氛圍餐廳是比不上的。

包裝衛生值得信賴

最近買了很多人都大力推薦的踏輕脆皮豬五花和踏輕霜降厚切豬,它的真空包裝看起來非常乾淨衛生,讓我一看就安心了,除了網購外,他們也有實體門市可以直接買喔。

踏青脆皮豬VS臨江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脆皮豬之戰:小玉試吃

小玉之前也試著做過脆皮燒肉,真的很麻煩,加上烤箱空間有限,就算只烤一條也要花兩三小時呢!所以當店家之前一度供不應求,我真的很能理解,因為烤箱的容量就那麼大,不可能隨便增加數量,過多的食材也可能會影響烤箱的溫度,進而影響食物的品質。所以小玉在這裡真心想對店家說,辛苦了。

踏青脆皮豬VS臨江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脆皮豬之戰:小玉試吃

踏輕脆皮豬口感說明

踏青脆皮豬VS臨江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脆皮豬之戰:小玉試吃

那脆皮豬的口感真的超讚,三層肉上的豬皮烤得超脆,尤其放在烤盤上烤的時候,我都忍不住邊切邊偷吃一小口,肉汁四溢真的讓人停不下來!這踏輕脆皮豬真的調味得太完美了,單吃就有炭烤的香氣和微微的甜味,而那層脆皮,咬下去的喀喀聲真的超治癒的,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老實說,單吃原味就已經很滿足了,但如果再搭配上那秘傳的香辣粉,真的是錦上添花!家裡的每個人都愛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那個讓人讚不絕口的脆皮,皮脆肉嫩,每一口都充滿了咬勁。

踏輕脆皮豬香料醃製真的很上手,肉質烤得外脆內嫩,外層的部分有時會稍微焦一些,但那是正常的哦!

醃製得很完美,完全沒有豬腥味,小玉非常喜歡!但如果你對於這些香料不太能接受,建議還是要考慮清楚再決定購買喔!

踏輕脆皮豬四大口味

踏青脆皮豬VS臨江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脆皮豬之戰:小玉試吃

柴燒脆皮豬(前腿)

柴燒脆皮豬的前腿部分就是非常大推的原味!吃一口,完全被那肉質偏瘦的細膩口感給迷住了。真的超級清爽,一點也不油膩!柴燒的香氣真的好獨特,每次吃都覺得像是在品味一場味蕾的音樂會呢~

踏青脆皮豬VS臨江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脆皮豬之戰:小玉試吃

柴燒脆皮豬(五花)

OMG!那個肥而不膩的感覺,搭配脆皮,簡直是味蕾的小天堂。每一口都像是在享受一場頂級的SPA,讓我完全停不下來!

踏青脆皮豬VS臨江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脆皮豬之戰:小玉試吃

柴燒孜然脆皮豬(五花)

加了孜然的風味真的太有異國風情了!孜然的香氣和柴燒五花肉真的是絕配,吃起來就像在遠方的異國旅行,每一口都超級有感覺~

踏青脆皮豬VS臨江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脆皮豬之戰:小玉試吃

柴燒咖哩脆皮豬(五花)

這款帶有印度咖哩風味的柴燒脆皮豬五花,咖哩的香濃搭配五花肉的滑嫩,每一口都像是在品味一場印度的風味冒險,如果喜歡挑戰不同的風味,這一個口味真的大推啊!

像小玉這樣的食愛者,居然能遇到這四款絕世美味的柴燒脆皮豬!從瘦身友善的前腿,到那滑嫩五花,再到帶有異國孜然和印度咖哩風情的五花肉,每一口都有它獨特的口感。

而最讓我心動的,除了那絕美的口感,還有它們超值的價位。對於我這種愛吃但又要精打細算的女生來說,真的是太完美了!

各位朋友啊,如果你們和小玉一樣愛好美食,真的不要錯過這踏輕脆皮豬的四大絕味啊!~ 💖🐷🍴

踏輕脆皮豬的門市位置

★遠東百貨-信義A13店★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假日:11:00-22:00

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HAIBAO

有利脆皮豬的試吃報告

《有利脆皮豬》真的是女孩們的小確幸啊~只要$100元到$500元都可以帶一點回家!

小玉一到店就二話不說直接掏出$200元,但在小玉看來,似乎還有點少哦XD。

光是外觀就已讓人心動到不行,真的是超級酥脆的樣子!回到家後,那令人心醉的脆皮香氣仍然瀰漫在空氣中,簡直讓人無法抗拒呀~而且,脆皮豬還附上洋蔥、辣粉、和小玉超愛的梅子粉!

踏青脆皮豬VS臨江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脆皮豬之戰:小玉試吃

有利脆皮豬烘烤特色

有利脆皮豬都是用精選的五花肉然後吊在特製的鐵筒裡,用炭火慢慢烘烤。每次烤都是約三十條,一整天差不多烤80條,真的建議要預定喔!

製作有利脆皮豬的過程真的超級細緻!他們堅持使用臺灣的活體豬,再加上他們的秘制香料一起醃製,再風乾15小時,然後又經過30小時的風乾淬煉、鎖住肉汁。最後還要再烘烤2小時,這樣整整32小時才完成一條!老闆你太辛苦了吧!看到那酥脆又香氣四溢的脆皮豬出爐,真的讓人口水直流,超級誘人!💕🐷🍴

有利脆皮豬的口感說明

小玉要推薦給大家有利脆皮豬的那個辣粉喔!吃起來超級像小玉最喜歡的卡拉姆久洋芋片的味道,而且最後那一點中藥的甘甜,真的是意想不到的驚喜!辣粉帶的那一點點刺激感,真的讓脆皮豬更加又香又辣,超級滿足啦!😋

而且搭配梅子粉真的是太有創意了!尤其當小玉覺得吃多了有點小膩的時候,撒上梅子粉之後感覺又可以再戰好幾塊呢!女孩子們真的要試試看喔~🐷🌶🍴

有利脆皮豬的口味

噢對了,小玉特地查了一下喔~有利脆皮豬在官網和實體店現在只推出了一種口味呢!雖然口味選擇不是很多,但對於像小玉這種有時候會猶豫不決、選擇性障礙的小姐姐來說,真的是太適合不過啦!不用再花時間選擇,建議跑現場會比較好~😆🛍

有利脆皮豬的門市位置

有些店鋪是否沒有在營業,務必去之前要先打電話喔

區域 門市名稱 門市地址 營業時間
總店 西大總店 新竹市北區西大路453號 週一至週日 12:00-20:00
雙北 新北淡水店 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26號1樓 週二至週日 15:00-23:00
週六、週日12:00-23:00
基隆店 基隆市七堵區南興路66-8號 週一至週日 10:30-20:30
(週三公休)
臺北臨江店 臺北市大安區臨江街110之一 週二至週日 07:00-13:00
週二至週日 17:00-24:00
新北新莊店 新北市新莊區自信街26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2:30
萬華三水店 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091店鋪 週二至週日 08:30-15:00
新北中和店 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148巷23弄36號
(勝利市場)
週二至週五 08:30-14:30
週六至週日 08:30-16:00
(週一公休)
新北永和店 新北市永和區勵行街81號 週一至週日 08:00-14:00
新北板橋店 板橋區民享街116巷1之1號
(板橋埔墘市場,埔墘蘿蔔糕-正對面)
週二至週日 08:00-14:00
週五週六加開 16:00-19:00
三重店 新北市三重區中央北路119號 週二至週五 12:00-17:00
週六至週日 08:30-17:00
三重忠孝店 三重區忠孝路二段68號 週一 15:00-23:00
週二:公休
週三至週五 15:00-23:00
週六至週日 14:00-23:00
蘆洲店 新北市蘆洲區得勝街72號 週一至週日 07:30-12:00
桃園 桃園南門店 桃園市桃園區南昌西街3號
(南門市場編號038店面)
週二至週日 08:30-14:00
(週一公休)
桃園八德店 桃園市八德區福國北街66號 週二至週日 10:30-20:00
(週一公休)
桃園南崁店 桃園市蘆竹區南竹路3之5號 週一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桃園龍崗店 桃園市中壢區前龍街59號 週二至週日 07:30-14:00
(週一公休)
楊梅埔心店 桃園市楊梅區新興街92巷2號 (籌備中)
新竹 竹北店 新竹縣竹北市竹仁街24號(第一市場)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園區店 新竹市東區寶山路442號 週一至週五 11:00-19:30
週日 11:00-20:00 (週六公休)
新豐店 (籌備中) (籌備中)
湖口店 新竹市湖口鄉中正路一段69號  
竹東店 竹東中央市場公園迴廊17號攤位
(客家傳統市場)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苗栗 頭份店 苗栗縣頭份市信東路二段35號 週一至週日 16:30-22:30
(週四公休)
苗栗店 苗栗市米市街73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臺中 臺中向上店 臺中市西區向上市場13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2:30
(週一公休)
臺中水湳店 臺中市北屯區中清路二段187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3:30
(週一公休)
臺中豐原店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122號 週二至週日 12:00-20:00
(週一公休)
臺中新光店 臺中市東區十甲路600號
(新光市場F03攤位)
週二、四至日 14:00-19:00
(週一、三公休)
臺中太平店 臺中市太平區太平路486號 週一至週日 07:30-19:00
臺中一中店 臺中市北區育才街29號  
彰化 彰化店 彰化縣彰化市中正路一段237號 週一至週日 09:00-20:00
彰化員林店 彰化縣員林市民生路77號 週二至週五 08:00-15:00
週六至週日 08:00-16:00
(週一公休)
南投 南投店 南投縣南投市南陽路94號 週二至週日 10:00-20:00
(週一公休)
南區 雲林虎尾店 雲林縣虎尾鎮中正路95號 週二至週日 11:00-20:00
(週一公休)
嘉義文化店 嘉義市文化路85號 週二至週日 17:00-24:00
(週一公休)
臺南國華店 臺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二段117-1 週二至週日 12:00-20:00
(週一公休)
臺南永康店 臺南市永康區中山南路282號 週二至週日 13:00-19:00
(週一公休)
高雄德民店 高雄市楠梓區德民路977號(三街59號) 週一至週四 14:30-19:00
高雄自由店 高雄市左營區自由三路261號(F區16號) 週二至週日 11:30-18:00
(週一公休)
屏東潮州店 屏東縣潮州鎮延平路357號
(潮州尚青黃昏市場新址)
週一至週日 13:00-19:00

踏輕脆皮豬與有利脆皮豬的終極結論評比

比較項目 踏輕脆皮豬 有利脆皮豬
口感 9.6/10 9.1/10
口味選擇 四種口味可以選擇 9.2/10 單一 8.5/10
官網購買便利性 官網時常推出優惠,真空包裝在家用氣炸鍋即可再次烹飪,選購商品眾多,可一站式全部購齊。 9.8/10 商品種類偏少,建議到現場購買比較新鮮。 9.0/10
總合評分 9.5/10 8.8/10

經過詳細的試吃評比後,踏輕脆皮豬與有利脆皮豬均有各自的特色與優點。有利脆皮豬的口感深受一部分人喜愛,雙方都有購物官網,對於懶人來說,多了購買的便利性。

然而,考量到口味的多元選擇,踏輕脆皮豬確實在這方面展現出優勢,為吃貨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綜合各方面因素後,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嘗試不同口味的食客,那麼踏輕脆皮豬絕對會是你的最佳選擇!

 

 

踏輕脆皮豬VS楊梅脆皮烤豬推薦評價現代都市生活中,尋找一道真正能夠觸動味蕾的料理不再是件容易的事。當我們被工作與生活的節奏推著走,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對於食物的要求和期待。然而,踏輕脆皮豬的出現,重新點燃了我們對美食的熱情。

踏輕脆皮豬,正如其名,每一口都散發著脆皮的香脆和豬肉的鮮美。它完美地體現了傳統烹調技巧與現代飲食趨勢的交融,使得這道料理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生活品味的昇華。踏輕脆皮豬VS高雄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踏輕的獨特製作方法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夠品嚐到最上乘的脆皮豬。而它所帶來的便捷和快速,使得我們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也能輕鬆擁有一餐高品質的食物。踏輕脆皮豬VS臺南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總之,踏輕脆皮豬不僅僅是一道料理,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讓我們與踏輕脆皮豬共同度過每一個精彩的瞬間,享受那份獨特的美味和時尚的生活品味。踏青脆皮豬VS員林有利脆皮豬推薦評價

中秋的思念 文/程水清 又是一個中秋節,這是我人生中度過的第65個中秋節。 中國人歷來都很看重中秋節,因為,這是老祖宗們傳承數千年的傳統節日。而我對這節日則比別人更加厚愛一層。因為,這一天是我的生日。 小時候,我家境貧寒,一家人基本上沒有過生日的概念,而我卻是個例外。這倒不是因為我在家中的地位和嬌貴,而是因為我的生日與節日的偶合。所以,即便困難,這一天的餐桌也會添加諸如蒸雞蛋一類的一兩個菜,而且父母及兄姐們都會讓我優先享受“佳肴”,以此來慶祝我的生日。為此,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感到幾分榮幸與自豪。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第三個中秋節,我坐在從昆明開往武漢的火車上。記得那天的掌燈時分,我透過車窗看到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看到漸漸明亮的月光下閃過的村莊。那一刻,我恨不得生出雙翅,一下子飛到武漢,飛到古城腳下的那片綠洲,和父母及親人們一起坐在門前的院子盡情賞月。在思念中,我從挎包里拿出老科長在我臨行前送給我的月餅。老科長姓余,名保紅,是1946年參軍的老兵,江西永修人,自稱是我的“半個老鄉”。他理解我思鄉心切,同時也是為了挽留我繼續安心服役共事,特地安排我趕回老家過節。可當時的交通條件實在太有限,緊趕慢趕也只能在火車上獨自煎熬。手上捧著那產自昆明的月餅,怎么也舍不得塞進自己嘴里。雖然我對月餅情有獨鐘,可還是在吞幾口唾液之后,又把月餅包好放進了挎包。因為,年邁的父母雙親在家中期盼著與我團聚,這份親情一定要與家人共享。 兩年前的那個中秋節,更是讓我刻骨銘心。 當時,即將年滿花甲的老伴已是病入膏肓,雖經手術治療,但身體卻每況愈下。那天中午,兒媳特地張羅了一大桌菜肴,兒子開了瓶好酒,孫女為我酌上半杯。一切準備停當后,已經“閉關”多日的老伴在孫女兒的攙扶下走出房間。她和我并排坐在方桌一邊,讓孩子們在她的杯子里倒上一點溫開水,然后欠起身來,無力地拿起酒杯深情地望著我微笑著說:來,我祝你生日快樂!祝你以后幸福 …… 此時此刻,我完全明白她的這一舉動中所包含的全部意義:這將是我們之間最后一個中秋之聚,也將是她給我的最后一個生日祝福。于是,我畢恭畢敬地站起身來,面對陪伴我大半生的老伴深情地道一聲:“謝謝!”其實,近40年的夫妻之情,豈是一個“謝”字能表達的呢?她的真誠,她的勤勞,她的樸實,她的善良,還有她對丈夫及子女們的萬般關愛和精心照料,足以書寫一部人間真情真愛的紀實長篇! 如今,我真的不敢更多地回想那個刻骨銘心的中秋節。因為,就在那個中秋節僅僅十三天之后,她依依不舍地離我而去了…… 中秋啊中秋,你曾經給我帶來過不少歡樂,但也的確給我留下了不少憂傷;至今,仍然給我留下無盡的思念! 中秋想起鄉間 文/張維民 都市高層的窗口,有了高度的優越,足不出戶便可望月賞月,隔著落地大玻璃,滿屋多了一層銀輝,但滿月的光景,似乎走得匆匆,也多了種狹隘的憂郁。唯有在鄉間、老街賞月,才有一番閑適的好心情。 銀色的圓鏡掛中天,把人間的真情映得最明,農家的大碗茶醇厚了秋香,鄉間私語多了份家的叮嚀。團圓的喜悅在大桌上蕩漾。秋波里多了一份掉落的親近,一杯裝著滿月的醇厚,迷糊中總想醉話鄉音。月餅已是一種象征,明月教人知本性,家的感覺最溫馨。團圓彌漫的是文化,中秋升華的是人性。 江南的中秋月最讓人流連忘返,水鄉碧河的倒映,鄉野寬大的胸膛,讓月色更加明朗,月華更如一張銀色紗網,飄浮在原野,如一片仙境。在朦朧的黑夜中,突然從陰霾中,升騰起一輪銀盤,鋪灑在鄉間萬頃秋香中,那是一種多么明凈的豁達,如銀海一樣寬廣。 去鄉間的小鎮、老街賞月,也許在狹小的弄堂里,抬起頭,只有明月一道亮色,如一條玉色的天路,同樣是一種享受。月華滋潤了光溜圓滑的石板路,抹亮了老屋的花窗、屋檐,青磚黛瓦也發出淡淡的、幽幽的光亮,如魚鱗閃爍,斑駁陸離的抱柱,也似乎有了撲朔迷離的浮影。大紅燈籠下,月色似乎變得更加經典,也多了一份孤愁的凄迷之美,仿佛從古代的詩詞中走來。 想起一首詞——“江南月,清夜滿西樓,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害怕是必有的,不過,月夜的靜謐,倒適宜在街頭徜徉,老街沒有五光十色的華彩,卻有淡如輕紗的朦朧,小河泛著碎銀般的波光,忽閃忽閃,把寧靜靈動揉和起來,實在是一種別超的夜色美。小街小巷,月夜里,倘若走來夜歸的老人,哼著古老的山歌,那便是一種怎樣的期待?小巷的石板路,已經被磨蹭得光可鑒人,在月色下,這色光宛如有了凝碧的厚重,這月華淡映的光,多像傳世銀元上的包漿,光華中帶著一片懷舊的灰亮。 中秋,我和鳳凰有約 文/風過無痕 鳳凰,因著一個美麗的名字,中秋,我來了。 我來了,恬莊。紅紅的燈籠,漫盈節日的歡樂,古樸的石板,光滑如天上的明月。那些狀元、榜眼的繁華,那些長滿了青苔的孝的故事,已在春天的陽光里,一一返青。于是,游人驚喜的目光,沉醉于紅塵之外的一方寧靜。這里,沒有油紙傘下的丁香怨,這里,沒有梧桐樹下的黃花瘦,這里,只有溫暖的親情,傳承著一份最美的品行。 我來了,鳳凰湖。岸柳輕拂,花草搖曳。點點野鴨,鳴叫回歸的鄉愁,一行白鷺,吟唱唐詩的意境。你是鳳凰山胸襟上的一枚珍珠,你是河陽大地上的一塊碧玉。山水林田湖,這是中國夢的情節。今夜,月色如水,水似月色。水天一色中,蕩漾著“我欲乘飛歸去”的豪情。 我來了,河陽山歌館。踏著遠古的旋律,走近文化,走近歷史。一朵鄉野的奇葩,在五千年前的月光下開放。勞動、生活中的歌聲,在亭臺樓閣間,展示最豐富的鄉情。于是,中央臺,世博會,一波波的掌聲,穿越古樸的天籟之音,唱響了吳歌之鄉的美名。 我來了,萬畝桃園;我來了,金鳳凰溫泉;我來了,鳳凰山、永慶寺……我來了,歷史文化名鎮的每一個角落。鳳凰棲息的土地,延伸著一個個新的傳奇。聽,每一個團圓的家中,人們又在歌唱,歌唱鳳凰的古韻今風,歌唱心中的火紅憧憬! 中秋的味道 文/謝新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童年記憶里的中秋節最香最甜、最有味道。 六十年代的中秋節,我和弟妹們穿新衣、吃美食,奶奶把平時攢下的零食和水果全都端了上來。待圓圓的月兒升起,奶奶才隆重地端上那盤圓圓的月餅。吃月餅,看月亮,把中秋節的氣氛推向高潮。又大又亮的月亮下,我們不懂得欣賞,只會在晚風的輕拂中,聽著奶奶講關于蟾宮折桂,嫦娥吳剛的故事,在奶奶的懷抱里香甜地睡去,中秋的味道是甜蜜的。 七八十年代過中秋,我們已成長為年輕的工人、農民。過中秋雖不再像兒時那樣虔誠那樣雀躍,但她仍然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因為我們可以盤點心中那來之不易、沉甸甸的收獲。 九十年代我已經做了母親,有了家住外地的公公、婆婆。中秋節前夕,散落在天南海北的一家人都會拼命地奔向故鄉。在回鄉的車上人擠得前心貼后心,可心里是踏實的。心里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在月亮升起之初,趕到二老的面前。 如今的中秋有著更豐富的內容:旅游出行、休閑購物、走親訪友、朋友歡聚……對于九零后的女兒,哈根達斯冰淇淋月餅已經沒有誘惑。她在尋找新的口味, 她熱衷在“中秋”大減價的浪潮中購物、忙著計劃出國旅游。而年近花甲的我,拎著一盒象征團圓的月餅帶著老公和女兒,走近父母和親人期盼的目光里,投入到充滿溫馨的天倫之樂的懷抱中。和家人聊聊天、敘敘舊,安安心心地吃頓團圓飯,這樣簡單質樸的幸福便是永久的中秋情結,那中秋的味道溫馨無比。 時光流逝,物是人非,那些曾經鮮明的片段在歲月的沖刷下漸漸褪色,可過往中秋的味道竟還是那樣歷久彌新,她穿越層層疊疊的回憶,抵達那一個舊日美好的瞬間。也正因此,每個中秋的到來,我們都能重溫那曾經擁有的味道,中秋的味道…… 中秋,那一輪明月 文/校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為此發問,然而,又有幾人得到答案。 我對明月的惦念是從孩提時代開始的,那個年代,文化生活十分貧乏,所以,逢年過節變成了我幼小心靈的一個期盼。 農村過節,最隆重莫過于春節、中秋和端午,在這三個傳統節日中,尤以正月的元宵節和八月的中秋節月光最圓潤、最明亮。這讓我自小產生了許多夢想,比如說,嫦娥、吳剛什么時候能降臨人間?玉兔、桂樹果真像傳說中那么美?月宮究竟是什么樣子等等。兒時的記憶是幼稚的,但始終是甜美的,即便現在成年了,但也絲毫不會改變昔時的幻想。 真正令我對明月的關注則是從小時候過中秋節開始的。古人說:君子謀道,小人謀食。我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就是平凡人,但我們也常常為衣食而喜而憂。在那史無前例的文革時代,人們熱衷于造反、革命,其結果,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隨處可見,唯有過節,家家戶戶才從平日里節省下來的儲備中破費一次,這是孩子們最快慰的事。我們家也不例外,每到中秋,母親總要買點核桃、芝麻、青紅絲和白糖,然后要花上一整天時間給我們做月餅。父親則很自覺地出門給我們采購能見到的水果。待到晚上月圓升起時,我們全家人聚集在自家后院的葡萄樹下,大家圍著一張大方桌就座,然后由父母分別說些家常話,接著就給每人分嘗食品。雖然,桌上的東西是非常有限的,但大家依然感到十分滿足。說心里話,分給我的那份食品,我從來都沒敢一個人獨自享受過,因為我心里明白,父母把自己博大的愛寄托于月餅和水果分食給兒女,唯獨沒給自己備留。在那個年代,一家人有個平安團圓就已經知足了,那還有賞月的雅興,倒是我自己,每當此時手捧月餅,眼含熱淚遙望明月,心里無限惆悵。 再次對月的感悟是在西北邊陲的一個小山村,那是我棄筆從戎后的第一個中秋,時年十八,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晚上站崗,哨位在半山腰,我眼瞅著從遠處徐徐升起的一輪明月,吐著一縷清輝,幾絲淡得猶如薄紗的云錦,輕輕飄了過去,更顯澄明如玉,天空潔凈。流溢光波的池塘里不時傳來聲聲蛙鳴,柳絲的柔條留戀著水中的云影和月光,微風過處,把那一輪明月攪得如碎玉般搖曳,倒是不知疲倦的星星喜歡熱鬧,抖落一塘調皮的眼睛。月光下,是漫漫延伸的山路,就像一條回旋的巨大銀蛇,一直消失在白楊林的沙沙聲中,整座山巒都靜靜地臥在這月色中。而彌漫在月色中的鄉村,依稀可見,安靜如眠,靜得似乎可以聽到夜色掩映下的潺潺流水,可以聽到微風拂過的樹葉飄落,可以聽到小鳥的切切細語,這種寧靜、安詳瞬間引發了我的思鄉情懷,我喃喃自語:親人啊,你們可好。霎時,一股無名的淚花奪眶而出,雖然不知緣由,可心里明白,這是想家了。從那時開始,我真正領悟了古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含義。 光陰荏苒,時序變遷。當歲月把樹苗澆鑄成材時,我又莫名其妙地來到了古城。作為一個社會人,可能被環境改變;作為一個職業人,也可能會影響環境。作為一個本分、敬業的人來說,工作也許是一種樂趣,可是,當自己心緒不佳時,蘊藏在心中的那點迷茫也時常令人憂慮、彷徨。所以,對月吟詩、借酒消愁也就習以為常。 這又是一個中秋的夜晚,編輯好次日出刊的文稿,時鐘正好清脆地敲了十下。我出門漫步于古城的中心廣場,找到一家烤肉店在門前落座。端著剛斟滿的啤酒,聆聽著賣唱藝人那悠揚的笛聲,仰望著浩瀚的夜空,才發現城市的月亮是那樣孤獨,總是在夜深人靜時才掙脫出擁擠不堪的樓群,如同一個被冷落了的雪餅可憐巴巴地掛在藍天,那慘白色的乳光被城市交相輝映的霓虹燈襯托得黯然失色。被名利所累的人們還在這五顏六色的流光異彩中馬不停蹄地奔走,生怕一不留神就會失去一次發財的機會。世俗的紛爭已經使他們筋疲力盡,誰還有賞月的興趣。每當此時,我就會想到自己,不正像城市那輪月亮嗎?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而我有三個故鄉四個月亮,第一個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那個月亮叫情思,使我懂得了珍愛親情、友情和愛情;第二個故鄉是我成長的地方,那個月亮叫鄉愁,讓我不能忘記養育自己的一方水土;第三故鄉是我謀生的地方,這里的月亮叫思索,引發了我無數感慨,也激發了我對社會的認知和奮發向上的念想。我的第四個月亮在天上,她清澈如鏡,能照出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也能指引我看清坎坷、坦蕩和方向。我由衷地感謝上蒼,感謝他給人類留下了一輪永不消失的月亮。 月圓中秋夜 文/桂亞萌 又到一年中秋時,月圓惟憶家鄉人。 明天才是中秋,但是現在就想寫一點東西,此時現在的心情。 中秋是節假日,在日歷匯總會特別標注出來,每到這樣的日子,都會有特定的假期,雖然不長卻很令人興奮。可惜今年的中秋依舊是假日,可是已經“泯于”周末。對于官方的解釋我無心了解,同時也沒有什么可抱怨的。最近的時日里,有沒有假期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去除了假期的成分,突然發現中秋是個值得過的節日。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每到中秋,一家人團坐庭院,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在那輪明月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和諧美滿。只是這么一個美好的寓于,卻是一種不能實現的童話。我已經很久沒有與家人一起過中秋。而在一個人的日子里,過一個中秋佳節,實在說不上美好。 月餅是中秋的符號,可是月餅卻并不總是美好。雖然在節日左右吃一兩個還不令人生厭,日常里,真不會主動去嘗試。明天就是中秋節,看到擺在前排的月餅,突然有種渴望,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驚喜。不過最后還是沒有買。 吃著月餅,和家人通過電話,中秋似乎沒有更多的慶祝,依舊平常的生活。不過包含著人們的期許,中秋終究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即便平平淡淡,也會有別樣心思。我高中的語文老師,除了偶爾露出意識文藝的氣息,一般時候是平常的大媽。她的文藝氣息主要表現在兩件事,一件是在講解《滕王閣序》時,對“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解讀。當時她滿懷深情的問我們,“你們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副畫面嗎?”面對著我們渴望的目光,她微笑著說起當年去蕪湖同學家,看到的落日晚霞孤鳥,她說這是她見過的最美的畫面。我覺得在那一刻她受到了文藝的洗禮,可是卻沒有結出文學的果實。不過她的情態讓我明白了文藝確實是存在的。 另一件事,便是在中秋的晚上,她對我們說起,她去年中秋在中學的校園里,望著天上的明月,再一次接受了文藝的洗禮。那月,那樹,那人共同構成了她的回憶,變成了對我們在晚自習的中秋夜晚的鞭撻。雖然我已經忘了她的描述,但是我記住了她對中秋的執著。在我看來,明月常有,樹常有,感慨也常有,可是在中秋的一切,便具有了明顯不同的意義。 這便是我記憶中,最具情懷的中秋。可是我真正和家人在一起的中秋,并沒有這些情懷。 我的家人不會有比平常更多的情懷,或許對于中秋,他們也會有屬于自己的理解,買些月餅,糖果,一些好吃的零散,讓我感覺中秋的美好。同時在中午的時候,做更多的好吃的,或者煲一鍋湯,或者一些不常吃的菜。這些就是我們對于中秋的慶祝。在中秋這一天,我們像往常一樣生活,或許會期盼在中午吃頓好吃的,然后在晚上抬頭看一看圓月,在寧靜的夜晚里結束一天的忙碌,也結束了中秋的一天。 在平常的一天里,那些平常的紀念,卻是如今我最期望的事情。只是卻也欲求而不得。 >>>更多美文:好文章

晚上做了個夢,夢見了父親。父親說他想吃甜瓜,我驚醒了,摸了摸淚水打濕的枕頭,呼吸著從餐廳桌子上飄來的甜瓜香味,猛然才感到,父親節又快到了,于是一下子又想起了一生辛勞而又樂觀的父親—— 父親雖說已經去世十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始終駐留在我的心間。父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生土里刨食,節約勤儉,雖說沒給我留下多少家產,但卻給我留下了不少的精神遺產,歸納起來就是“勤、儉、善”。 父親的“勤”在老家那道街是出了名的。從我記事起,父親每天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的。除了春種秋收農忙季節不分晝夜勞作外,就連冬天、夜晚、雨天也不閑著,冬天割草拾柴,漚糞積肥;晚上劈柴掃地,擔水喂牛;雨天編筐撾簍,修理農具。不管是炎炎烈日的夏天,還是冰天雪地的嚴冬,都阻擋不了父親的勞作。就是憑著勤勞,父親把這個一根扁擔挑過來的“家”,經過幾十年的辛勞,把6個子女撫養成才,我們都成家立業,父親的老宅也建成了五間樓房。 “儉”是父親的又一特點。在我小時的印象中,父親連過年也很少做新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父親的棉襖、棉褲,都是補丁摞補丁。父親吃飯春季很少見到菜,平時也是咸菜就鍋餅稀粥,夏秋時節,父親干活走過田間地頭,溝渠邊能采摘到的豆角、野菜、野果都會成為我們家的美味佳肴。父親燒火做飯的時候,總是用火棍把草木灰里的一顆鐵釘、鐵絲扒拉出來,放到窗臺上,修理農具時會派上用場。 與人為善是父母經常給我說的話。剛聯產承包責任制到戶那些年,農民對土地親得不得了,在農村爭地邊的事很常見,有的甚至大打出手,父親遇到這種情況都是和善的對待,從沒和街坊鄰居爭吵過。“善意和謙讓”并沒有使我們吃多少虧,父親常教育我在工作中也要多做好事善事,和同事搞好關系,多干活,少發牢騷。 除此之外,父親教我的還有:挖鼻孔、剔牙、打哈欠是不能對著別人的;遞刀子剪子給別人要把把的方向朝對方;吃飯時要少說話;坐凳子不能踢腿;不能揭別人短處;不要在背后講別人壞話;爭名利是丟人的事,爭名利不如多干事,越是爭越是得不到;不要想著天上掉餡餅等等。 父親小時候上過幾天私塾,幾乎沒啥文化,他說的話有時候還是很有道理的。父親常說:“要想過得好,就要(比別人)起得早。”“你在睡覺(別)人起早,人家過得比你好。”“力氣攢不住,不用也浪費。”“冷天不凍下力漢,黃土不虧勤勞人。”父親的話粗理不糙。 如今回過頭看看我自己走過的坎坎坷坷路,很感謝父親給我的遺產。父親使我懂得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才使我注意小節,永遠自信。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勤勞、學到了節儉、學到了寬懷忍讓、學到了與人為善。 請父親放心,您給我的遺產我將銘記在心,將這些精神像家風一樣代代相傳。 >>>更多美文:美文閱讀

淅瀝的秋雨 在楓葉林中 穿來穿去 色彩繽紛的楓葉更顯鮮活亮麗 雨下到我這滴 驟然停了下來 我落在樹梢上 滑落到一片紅楓葉里 晃悠悠的留了下來 陽光拂去了陰霾 楓葉紅醉在我的眼球里 染天映地 我用力又蹭了一蹭 還是一動沒動 身旁的小雨珠們 成群結隊地一路小跑 小跑 在這五彩斑斕的小溪中 遠方吹來了一陣風 紅楓葉猛地搖晃了幾下 又將我蕩了回去 風兒啊 請你不要太用力 陽光啊 請你不要太熱烈 我愿意 愿意 留在這楓葉的秋色里 愿意一輩子 被囚禁在這片小小的紅楓葉上 >>>更多美文:現代詩歌

AAWR18EW58WF


踏青脆皮豬VS中壢脆皮豬腳推薦評價
踏輕脆皮豬VS新北有利脆皮豬推薦評價 》口感的決戰:脆皮豬的烹調技巧大比拼

arrow
arrow

    4jwe539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